11月的深圳,因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而沸騰。為期三天的高交會,意向成交與投融資金額突破1700億元,同比增長13%的45萬人次專業觀眾在此見證了未來。
在這場被譽為“世界科創第一展”的盛會上,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入口”正緩緩開啟——規模超2萬平方米的低空經濟展區,匯聚了500余家展商,與全球超5000家企業共振,完整呈現了從無人機、飛行汽車到空管系統與電池供應鏈的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生態。
行走在低空經濟展區,《華夏時報》記者感受到的不僅是技術的震撼,更是一種發展模式的轉變。低空經濟,這個融合了高端制造、先進軟件、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綜合性產業,恰好與中國正在追求的“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完美契合。
這里不僅是技術的秀場,更是萬億級市場的“超級入口”。低空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從概念走向現實,重塑生活、激活商機、重構生態。
低空應用如何重塑城市生活?
當一架來自深圳市星域無人機服務有限公司的無人機,在展區內扮演“天空清潔工”一角時,圍觀市民的驚嘆聲印證了變革的發生。
“以前總擔心高空作業安全,現在看著無人機輕巧地完成任務,既安心又震撼,科技讓城市更安全更浪漫!”市民鄧先生的感言,道出了低空經濟最直接的民生價值。
這種民生價值的落地,離不開企業對技術創新的深耕細作。“我們專注于高空外墻清洗領域,自去年起聚焦電控天梯細分賽道,核心目標是通過無人機技術替代傳統‘蜘蛛人’高空作業,消除安全隱患。”星域無人機創始人劉振在高交會現場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詳細介紹了企業發展歷程與技術創新,“目前我們采用大疆無人機作為主力設備,其可靠性為服務品質提供堅實保障;同時自主研發電氣流系統,實現無人機24小時連續作業,大幅提升清潔效率。此外,公司還針對性研發專用清潔劑,力求縮小與人工清潔的效果差距。”
除了現有技術的應用與優化,企業對未來發展也有著清晰規劃。劉振進一步向記者介紹,企業正在推進AI技術融合,計劃實現多機協同與自動路徑規劃,未來將從“一人一機”升級為“一人多機”操控模式,持續提升作業效率并為低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技術創新的成果與市場需求的旺盛,在展會現場也形成了積極呼應。自11月14日開展以來,星域無人機的展廳已接待數千名參觀者,其中近千人建立了聯系,意向客戶占比達60%—70%,主要來自外地合作與物業領域。對此,劉振表示:“這些客戶原先依賴人工清潔,現在積極響應國家低空經濟政策號召,希望通過無人機技術升級服務模式。”
而這僅僅是開始。隨著低空經濟產業的不斷發展,低空經濟逐漸呈現出開放復雜“巨系統”的現狀,低空經濟的下一步發展路徑在哪里?如何探索融合路徑?在低空經濟展區同步開展的第二屆中國低空經濟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動力專家劉大響指出了低空經濟更深遠的意義——不僅是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的新動能,更在應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針對這些關乎產業走向的核心命題,劉大響在論壇上表示,低空經濟快速發展正在為提升國家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帶來新的機遇,應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健全資金保障和法律支撐,強化統籌調度,持續提升“空中生命線”的體系化水平,使低空經濟更好地服務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技術突破如何催生多元商業場景?
在展區的另一端,一場場技術盛宴正在上演。一個個Mini無人機正在空中盤旋走隊形,吸引了眾多圍觀、拍照者——這正是深圳市高巨創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研發的全球最輕量化的量產級室內編隊無人機。
高巨創新研發執行總監胡斯銜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家從手機模型代工成功躍遷的“小巨人”,高巨創新曾用8100架無人機在巴黎奧運會夜空中編織埃菲爾鐵塔,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智造”的毫米級精度。
針對大型活動中的節目調度難題,胡斯銜表示:“我們研發的系統可通過進度墻實時監控無人機編隊路徑,實現幕前幕后的動態調整,避免占用過多聯排時間。”他透露,公司深耕精密制造20年,服務索尼、三星、富士等國際客戶,同時為自研編隊無人機、AI教育硬件提供生產支持,業務輻射全球50個國家及地區的300余個城市。在技術創新方面,高巨創新通過科普基地帶動18萬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支持全國無人機大賽,并在冬奧會、巴黎奧運會、大阪世運會等國際賽事中實現技術突破,刷新多項吉尼斯紀錄。“我們致力于將集群控制技術從消費類應用升級為專業級解決方案,目前在設備銷售、定制化表演服務等領域均有可觀的合作意向。”
能取得如此成就,與企業扎根深圳的發展戰略和獨特創新模式密不可分。《華夏時報》記者深入現場發現,占據全球編隊無人機市場70%份額的高巨創新,其創始人高建民將成功歸因于深圳的“試驗田基因”和“制造反哺創新”的模式。“凌晨三點需要某個元器件,供應商能在天亮前送到廠里。”這種高效的產業協同,使其研發迭代速度比歐美企業快三倍。
但表演只是技術的演示場,真正的商業潛力蘊藏在更廣闊的天地。
這種技術突破帶來的生活想象,不僅吸引了行業關注,更激發了年輕一代的向往。來自明德外語學校的高二學生劉子齊向記者分享了參觀感受:“我對無人機表演尤為感興趣,雖然了解無人機已應用于載人、外賣配送等領域,但一直未能親身體驗。這次參觀希望能近距離感受技術魅力,也期待未來無人機配送能普及到日常生活,比如直接將外賣送到窗臺;更憧憬畢業后能乘坐無人機通勤,體驗空中交通的便捷。”
年輕群體的期待背后,是企業在多元應用場景的持續探索與突破。作為全球智能工業級無人機的領軍者,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將其技術深度賦能農業、物流、安防、應急搜救等多元領域。一飛智控品宣負責人楊明乾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公司早期聚焦特種環境下的無人機應用技術研發,從混合翼無人機平臺切入,逐步拓展至集群控制與行業應用領域。在核心技術迭代過程中,我們發現傳感器融合與智能控制技術可跨場景遷移,因此同步布局了工業級無人機與文旅表演無人機兩大產品線。”
針對本次高交會展示的核心產品,楊明乾重點向記者介紹了“蜂巢”起降系統與敏捷蜂系列無人機:“現場展示的‘蜂巢’系統,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無人機自動起降與充電,將場地需求從傳統上千平方米縮減至200平方米,大幅降低了應用門檻。敏捷蜂三代與四代機型均支持箱式起降,其中四代機型新增集成充電功能,可滿足單日多次集群作業需求;在表演效果上,四代機型通過四旋翼通體發光設計,實現了更細膩的空中編隊圖案呈現效果。”

接受記者采訪時,他特別提到新品“敏捷蜂煙花版無人機”的技術突破:“相較于早期雙旋翼版本,新一代機型升級為六旋翼結構,通過子彈時間算法優化,實現了空中懸停拍攝與軌跡分析的精準控制。其中‘水墨中國’編隊表演項目,將傳統繪畫藝術與無人機光影技術結合,是我們在文化科技融合領域的創新嘗試。”
在工業級應用之外,低空經濟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空中交通”生態的構建。這一次,零重力不僅展出了第二代ZG-ONE鵲飛飛行器,還帶來了其“構建地球上第三種交通生態”的愿景。“這是一款新型低空載人飛行器,且目前正在申請適航證。”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蕊倩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產品矩陣覆蓋了從商業化落地的電動固定翼飛機RX1E-A,到專為低空旅游設計的雙座eVTOL“ZG-ONE”,再到瞄準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的六座傾轉旋翼飛行器ZG-T6。
為實現這一愿景,零重力探索出一條兼顧當下與長遠的商業化路徑。零重力采用的“以電動固定翼養eVTOL”路徑,通過RX1E-A機型短期造血,反哺尖端技術長線研發,展現了一條清晰可行的商業化道路。其電動固定翼飛機已獲百余架確定訂單,2025年交付量占據國內市場主導份額,預示著電動航空器“批量化元年”的到來。
市場的積極反饋印證了戰略的可行性,企業高管在采訪中進一步揭示了發展邏輯。“從市場反饋看,近期參展效果十分顯著,收獲了很多意向客戶。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事在人為’,需要以核心技術為驅動,而非單純依賴營銷。”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蕊倩向記者采訪時坦言,“目前ZG-ONE項目已落地四個重點項目,核心研發聚焦于兩到三項關鍵技術突破,包括推進系統優化。去年我們在項目推進中發現部分方向存在偏差,已及時調整戰略,堅定走技術開拓者的發展路徑。”目前,該公司主要營收來自電動航空領域的成熟產品,同時正布局高端機型研發;未來將參與奧運會等國際大型活動,相關籌備工作已在穩步推進中。
由此可見,傳統的航拍、表演,正迅速滲透至物流、交通、農業、安防、城市管理等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中。低空經濟不再是單一的飛行器制造,而是牽動著電池、導航、通信、傳感器、人工智能等一整條龐大產業鏈的崛起。
政策、標準與資本如何共筑產業基石?
低空經濟的騰飛,離不開政策的頂層設計、標準的規范引領和資本的持續注入。
在低空經濟高峰論壇上,《深圳市低空經濟標準體系2.0及標準化路線規劃》和《深圳市低空經濟發展白皮書(2025)》的發布,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樣本”。同時,DIKI深圳低空產業智能分析平臺的亮相,標志著深圳在構建“可感知、可調度、可治理”的智慧低空數字底座上邁出關鍵一步。
“低空經濟不是單一主體的競爭,而是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緊密協同的系統工程。”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會長趙麒在現場的倡議被《華夏時報》記者記錄了下來,該倡議點明了產業發展的核心邏輯——共建良性生態。
“我對無人機反制技術尤為關注。當前無人機產業發展迅速,其監管及低空飛行規則的制定同樣需要引起重視,剛才在展區看到的無人機反制技術展示讓我印象深刻。生活中,許多人會購買無人機用于日常拍攝、記錄生活或旅行航拍,尤其年輕人在旅行中使用航拍的情況較為普遍。”市民申先生在參觀時向記者表示,“我還沒體驗過無人機配送外賣,但了解到深圳北站已推出無人機體驗服務,價格親民,感覺這類技術正逐步走進日常生活,無人機反制技術也應同步受到關注。”
事實上,資本市場的嗅覺最為敏銳。高交會現場促成的1023項簽約、超1700億意向成交中,低空經濟是絕對的主角之一。零重力飛機工業已完成8輪融資,金額超10億元;一飛智控、高巨創新等企業也憑借技術硬實力,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摩根大通、紅杉資本等3000多家投資機構的活躍,為這個新興賽道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燃料。
資本的熱烈響應,與高交會搭建的展示窗口形成了共振。為這個萬億級市場打開了一個“超級入口”。透過這個“入口”,我們看到了未來城市天空中,無人機高效配送貨物,eVTOL承載著通勤市民,無人機構成的系統7x24小時守護著城市的安全與整潔。
然而,這幅未來圖景的實現,離不開多重力量的協同推動。畢竟,在這“入口”背后,是如深圳般的前沿城市勇于試錯的政策空間,是如高巨、一飛、零重力、星域般的企業家們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是完備產業鏈提供的強大支撐,更是資本市場與技術創新形成的良性互動。
在政策、資本與創新的共同驅動下,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正加速落地。從清洗高樓外墻的無人機,到點亮夜空的編隊表演;從山區物流的空中配送,到城市通勤的立體接駁——低空經濟已從科幻想象變為重塑生活與生產的現實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貼近生活的應用,正深刻改變著社會運行的底層邏輯。低空經濟正從高交會展臺起飛,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它改變的不僅是出行方式,更是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與生活品質;激活的不僅是無限商機,更是一個充滿想象力與科技感的未來。
(記者胡夢然 見習記者 黃海婷 深圳攝影報道)
萬億市場的“超級入口”!低空經濟如何改變生活、激活市場|高交
11月的深圳,因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而沸騰。...(747 )人閱讀時間:2025-11-18
低空經濟在昆明乘風而起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正迎來前所...(593 )人閱讀時間:2025-11-17
四川發布供需服務“三張清單” 持續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2025四川低空經濟產業鏈生態大會11月13日在四川省自貢市...(909 )人閱讀時間:2025-11-14
江西共青城:低空經濟“天路”正寬
昔日,它以“板鴨起家”,憑“羽絨發家”,在鄱陽湖畔寫下一段熱...(750 )人閱讀時間:2025-11-13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