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它以“板鴨起家”,憑“羽絨發家”,在鄱陽湖畔寫下一段熱氣騰騰的創業史;如今,它從湖畔振翅,向藍天進發,無人機劃破長空,低空經濟乘風而起——江西共青城,這座血脈中奔涌著開拓精神的“青春之城”,將低空經濟作為經濟發展“新引擎”,重塑城市發展維度。
冬日暖陽下,共青城市低空經濟產業園內,翱翔星云科技智能制造項目現場一派繁忙,工人們正在為投產做好充分準備。從無人機整機制造到特種裝備研發,這個數千萬元的投資項目,成為共青城低空經濟鏈條上嵌入的又一顆“明珠”。
“從進場裝修到交付僅用了20天,園區完善的配套,為我們爭取了寶貴時間。”江西翱翔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裝備發展總監王松霖感慨道。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得以安心扎根、聚力發展。
如今,這片產業園已成為低空制造的主陣地。2025年3月,共青城集中簽約10個低空經濟產業項目,總投資達18.7億元。隨著江西瑞奇碳纖維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江西星恒長天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相繼投產,園區已集聚18家企業,覆蓋機身材料、電機、航電、整機制造等關鍵環節,初步形成“研發—制造—運營—服務”一體化產業閉環。由此,產業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到鏈式發展,集群式爆發態勢已然形成。
如果說制造是低空經濟的“骨架”,那么應用場景就是其“血脈”。共青城以開放場景為牽引,推動低空技術融入城市肌理。
今年暑假期間,一架搭載高清攝像頭和擴音設備的無人機在湖邊巡護時,發現4名少年在湖邊嬉水。無人機立即懸停空中,不斷發出語音提示,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同時,共青城市消防救援大隊值班人員通過系統收到預警,迅速調度附近的消防人員趕往現場。
“空中哨兵”不止守護水域安全。在鄱陽湖上空,“無量天網”系統組網飛行,運用AI技術精準識別非法捕撈;在城市治理平臺,無人機航線實現全域覆蓋,隱患巡查、違建摸排、應急處突實現“一網統管”……
“低空技術正從‘小眾專業’走向‘大眾日常’,成為城市‘建、管、運’,空天地一體的‘神經中樞’。”共青城市南湖新城黨工委書記劉顯輝說。
低空經濟如何實現騰飛?離不開政策支持與人才培養的協同推進。共青城深諳此道,以政策為翼,以人才為擎,構筑產業鏈發展“生態圈”。
當地打出政策“組合拳”,先后出臺《低空經濟產業三年行動計劃》《關于全面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向天再造共青城”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銀”的支持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此外,共青城構建了從在校培養到在職提升的完整體系。全市15所大中專院校中,約2萬人就讀于電子信息、無人機技術、飛控開發等相關專業,成為低空經濟最豐厚的人才儲備。
今年4月,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無人機產業學院揭牌成立;秋季,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低空經濟產業學院正式開課;中航國際艾維飛行學院也已落戶并開展多期培訓……校地企協同育人機制步入實質階段,實現“畢業即上崗、出校即進廠”的無縫對接。
從制造車間到應用場景,從政策護航到人才支撐,共青城以系統思維布局低空經濟,走出一條“無中生有”“有中創優”的突圍之路。(記者劉婧宇)
江西共青城:低空經濟“天路”正寬
昔日,它以“板鴨起家”,憑“羽絨發家”,在鄱陽湖畔寫下一段熱...(747 )人閱讀時間:2025-11-13
國務院發文推動低空經濟場景培育
1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924 )人閱讀時間:2025-11-11
濱州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四位一體”打造低空經濟人才育訓新
濱州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搶抓低空經濟風口,以低空經濟產業學院...(826 )人閱讀時間:2025-11-10
關鍵詞讀懂“十五五”丨事關民生“低空經濟”寫入五年規劃建議
一架無人機掠過安陽林州的太行山脈,將包裹精準投送到偏遠山村,...(746 )人閱讀時間:2025-11-07低空經濟報
微信二維碼
微信號: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經濟報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2023025135號